从“下一个英伟达”到投机热潮:量子计算代言人IonQ的光环背后隐藏了什么?
除了人工智能,量子计算正成为投资者热捧的新风口 —— 但IonQ股票值得买吗?
除了人工智能,量子计算可能是当前最火热的科技投资趋势之一。根据麦肯锡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,量子计算有望对汽车、化工、金融服务以及生命科学等四大行业产生深远影响。该报告预测,未来十年,这项技术仅在这四个行业就可能创造出高达1.3万亿美元的附加价值。
如此令人振奋的前景,自然让许多投资者无法抗拒入场的诱惑。而一家在这一波热潮中脱颖而出的公司便是IonQ(NYSE: IONQ)。其股价在过去一年中暴涨了400%以上,引发了投资者对其是否“错过良机”的高度关注。
然而,尽管IonQ确实踩中了令人兴奋的技术趋势,目前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买入时机。以下三个原因揭示了IonQ股票的潜在风险:
1. IonQ的成功有部分是炒作驱动的
IonQ近期股价的剧烈波动很大程度上来自市场的情绪推动,而非基本面的支撑。
在不久前接受《巴伦周刊》(Barron’s)采访时,IonQ首席执行官Niccolo de Masi表示,他认为IonQ将在量子计算领域成为“英伟达级别的企业”。他直言:
“我相信IonQ会成为量子计算领域的英伟达。未来会有人模仿我们、追随我们;他们一向如此。”
更令人瞠目的是,de Masi还在采访中声称,一家科技公司未来可能会以“数千亿美元”收购IonQ。但IonQ当前的市值仅为约113亿美元,这种表述显然远超当前的现实。
虽然一位CEO对自家企业抱有雄心壮志无可厚非,但这些言论却引发了市场的疯狂反应 —— IonQ股价在一天之内暴涨近40%。这种仅凭言语推动股价飙升的现象,更像是“迷因股”中的典型特征,也清楚表明公司部分涨幅是由市场情绪炒作所驱动,而非实质性进展。
2. 增长缓慢但估值离谱
大多数估值高企的科技公司通常会伴随强劲的营收增长,以证明其估值的合理性。毕竟,如果一家年轻公司能迅速吸引客户并产生收入,盈利只是时间问题。
但IonQ的营收表现远不及预期。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仅为760万美元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虽然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达到8500万美元(中位值),是去年的两倍,但这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的收入增长必须显著提速,难度不小。
略微积极的一点是,IonQ在本季度将非GAAP每股亏损缩小至0.14美元,相比去年同期的0.19美元有所改善。然而,距离实现盈利仍有很大距离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IonQ当前的股价已经使其市销率(P/S)高达231倍 —— 即便在整体市场高估值的背景下,这一水平也极为罕见。
3. 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
尽管量子计算潜力巨大,但业内普遍认为该技术距离大规模实用仍有一段时间。例如,Alphabet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今年年初曾表示,真正“有实际应用价值”的量子计算机仍需五到十年才能面世。
这意味着,对于希望“押中风口”的投资者而言,目前可能并不是为量子计算股票支付高昂溢价的最佳时机。
更关键的是,即使在未来几年中量子计算实现实际应用,且相关硬件成本大幅降低,也无法保证IonQ一定是最终受益者。目前,量子计算领域竞争者众多。购买IonQ股票,本质上仍是一场对“尚未验证市场中不确定企业”的投机赌注。
总结:IonQ目前不是理想的投资标的
量子计算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似乎已经超越了其现实可行性。在过去几年中,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爆发或许激发了一种“万事皆有可能”的情绪。但不论市场为何狂热,量子计算真正展现其实用价值尚需时日。
与此同时,IonQ的营收增长乏力,股价估值又极度高昂。综合来看,IonQ目前并不是一个值得买入的好股票。
延伸阅读:
百事可乐PepsiCo股价低迷之际现买入良机:熊市避风港还是股息稳健王者?
股息率接近4%、股价已跌两成:百事可乐(PepsiCo)值得趁低吸纳吗? 百事可乐(NASDAQ: PEP)在2025年...
卡夫亨氏拟剥离200亿美元资产,巴菲特重仓股是否迎来价值重估?
五年跌17%、增长乏力,卡夫亨氏拆分能否重启股东回报引擎? 伯克希尔重仓股再引关注,卡夫亨氏考虑分拆业务能否逆转颓势? ...
AI浪潮正当时:Nvidia和Amazon,谁是下一个市值5万亿巨头?
全球AI市场剑指5万亿美元,这两只股票或是未来十年最大赢家 你可能低估了它们的成长潜力:AI黄金赛道上的双巨头投资机会 ...
抛弃特斯拉,迎接AI时代:远胜特斯拉的AI潜力股ASML和Alphabet浮出水面
特斯拉市盈率超180倍,而这两家科技巨头却正在以合理估值布局AI未来 特斯拉站在十字路口:不如忘掉它,转向这两只真正的A...
能源新时代开启:三大潜力股应对AI与数据中心“电荒”挑战
电力短缺、AI爆发、政策护航——这三只能源股可能正站在风口 美国能源战略转型下的三大潜力股:稳定分红、核能崛起与AI驱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