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双雄对决:CoreWeave为何能甩开C3.ai?背后的增长逻辑全解析

从矿工到AI云霸主,CoreWeave凭什么市值狂飙?C3.ai还值得买吗?

AI双雄对决:CoreWeave为何能甩开C3.ai?背后的增长逻辑全解析

C3.ai(NYSE: AI)与CoreWeave(NASDAQ: CRWV)都处于人工智能(AI)产业扩张的核心位置,具备从中获利的潜力。其中,C3主要研发可集成到企业既有软件架构中的AI算法和独立模块,而CoreWeave则提供以云端GPU为基础的算力服务,支撑各类AI任务。

C3.ai在2020年12月以每股42美元上市,如今股价约为25美元;而CoreWeave则于2025年3月以40美元上市,目前已飙升至160美元左右。
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为何市场青睐CoreWeave却对C3反应冷淡?CoreWeave是否仍是更优的投资标的?


C3.ai未能打动市场的原因

C3在2023财年(截至2023年4月)仅实现了6%的营收增长。增长乏力的原因包括宏观经济逆风加剧、AI行业竞争加剧、以及其按使用量计费的新收费模式对原有订阅收入造成蚕食。此外,公司与能源巨头Baker Hughes的合资企业也面临2025财年结束时即将到期的不确定性——这项合作历年占据C3营收的约三成。

同时,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,亏损长期未能改善,加之利率上升对高估值科技股的压制效应,使得市场对其信心不足。

不过,C3在2024财年实现了16%的营收增长,2025财年增速进一步加快至25%。这得益于新推出的生成式AI模块、与联邦政府的新合约,以及与Microsoft、Amazon和McKinsey等公司的战略合作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已将与Baker Hughes的合资关系延长三年。

C3预计2026财年营收将增长15%至25%,而华尔街分析师预计为19%。从2025财年至2028财年,市场预计其营收将以22%的复合年增长率(CAGR)扩张。

就估值来看,目前C3的市销率为7.5倍,属合理区间,但公司仍未接近盈亏平衡。事实上,C3在2024财年已放弃原先实现调整后盈利的目标,转而加大对生成式AI产品的投入。

尽管C3仍在增长,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尚未得到验证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在过去12个月中,公司内部人抛售股份数量是买入的两倍以上,显示出内部对公司未来并不乐观。


CoreWeave股价飙升背后的故事

CoreWeave最初是一家以太坊挖矿公司,在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崩盘后,公司将其挖矿GPU转为AI计算用途。随后公司迅速扩张数据中心网络,并在2022年斥资1亿美元购买Nvidia的H100 GPU,通过云平台远程提供算力服务。

为了扩大业务,CoreWeave甚至以GPU作为抵押进行融资。公司宣称,其专用云GPU处理AI任务的速度可达传统云平台的35倍,且成本降低约80%。

目前,CoreWeave在美欧地区运营33个数据中心,相比2022年底的3个增长了整整10倍。此轮扩张得到了Nvidia、Cisco和PureStorage等大公司的大额投资,其主要客户包括Microsoft和OpenAI等AI行业领军者。

公司年营收在短短两年内从1600万美元暴涨至19亿美元,增长速度惊人。但与此同时,净亏损也从3100万美元扩大至8.63亿美元,这主要归因于新数据中心投入、GPU采购和不断上涨的能源成本。

展望未来,分析师预计其2024至2027年营收将以105%的复合增长率飙升至166亿美元,并在2027年实现首次盈利。考虑到其增长轨迹,目前16倍的市销率虽不便宜,但相较仍属合理。

不过,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激进扩张依赖于巨额债务融资,截至最近一个季度,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.9倍。但令人鼓舞的是,过去12个月公司内部人买入的股份数量是卖出的19倍,显示出管理层对未来增长前景的强烈信心。


投资优选:CoreWeave胜出

C3.ai和CoreWeave都是AI领域的高风险成长股,但若必须二选一,CoreWeave显然更具吸引力。其增长速度更快,盈利路径更清晰。

相比之下,C3虽然仍在扩张,但尚未成功证明其商业模式的长期可行性,同时面临激烈的企业级AI软件市场竞争。因此,尽管其估值不高,但缺乏盈利能力和内部人信心让其未来潜力受限。

在当今AI投资热潮中,CoreWeave代表了高增长、高风险但也可能高回报的投资逻辑,而C3.ai则更像一场仍待验证的商业实验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美股投资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eigu.app/coreweave-c3ai.html

(0)
美股投资美股投资
上一篇 2025年7月10日 上午7:43
下一篇 2025年7月13日 下午12:14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